世界人力成長持續趨緩,人口呈現逐年高齡化,醫療需求日漸龐大,但醫療人力缺口卻逐年擴大。而在面對疫情時,大量病患湧入醫療院所,首當其衝加劇醫護工作超載及醫療量能不足的窘境。為了解決這一情況,RFID的導入儼然成為各大醫療院所的一種必然趨勢。
人員控管及資訊交接
住院E化
過去,因護理人員照護病患人數眾多,而護理人員僅通過紙本記錄每一病患用藥時間和用藥配置,雖護理人員已萬分小心,但配藥失誤還是偶有發生。
而現在,護理人員透過RFID進行打卡,通過每個病床前不同的RFID資料提示確認,為該病患配藥供給,輔助給藥前的三讀五對,大幅度提升了配藥準確性。
而在完成照護需求時,護理人員僅需用RFID設備進行打卡,將量測數據直接上傳至系統,並且系統提示下次用藥時間及照護需求,不僅免去了過去繁重的紙本工作,也方便交接給下一位護理人員,如此一來,提高了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
病患的動向追蹤
當護理人員找不到病患,需要用電話聯絡各診間詢問病患,過程耗時費力,且也影響其他照護人員的工作時間。
當病患帶上RFID手環,不僅可以及時掌握病患在院動向,還可以掌握病患的活動足跡,當改病患離開指定區域時,自動發出警告通知人員迅速追查並及時的隔離可能受感染之範圍,降低了感染範圍及風險。
新生嬰幼兒的辨識安全管理
新生兒出生時,產房人員會先將帶有RFID Tag的腳環和媽媽的手環做匹配認證。之後新生兒進入架設讀取設備的育嬰室後,育嬰室人員即可通過讀取,將新生兒的資料寫入資料庫中並匹配相對應的座位卡、探嬰卡及床頭卡。節省了過去繁瑣的書寫時間,也降低了因書寫資料錯誤而導致嬰幼兒身份辨識錯誤的可能性。
在親子同室、餵奶抱出接回及新生兒出院時,都可免去拆除包巾確認身份,僅需與床頭卡、媽媽的手環或者是家屬探嬰卡其一相配對成功即可,並透過熒幕看到“資料正確”的字樣。如若嬰幼兒在未經護理人員的確認而離開育嬰室時,感應器會及時回報並蜂鳴提醒護理人員有特殊情況發生。
![](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47ab4e_4e1444adcc0f4fd28178cc105d612166~mv2.png/v1/fill/w_980,h_551,al_c,q_90,usm_0.66_1.00_0.01,enc_auto/47ab4e_4e1444adcc0f4fd28178cc105d612166~mv2.p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