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道路施工品質一直是政府管理作業的要點,監造單位及廠商需定期對瀝青混凝土及水泥混凝土做抽樣檢測動作以此確保道路品質良善。
過去,需由查核人員及相關單位人員在該路段每1km隨機取圓柱試體,再請人員送樣至檢驗單位。但台灣維修道路繁多,且當施工區域偏遠或人力短缺時,送驗的人力時長耗費成了監造單位一大難題。
公路總局為降低不必要的人力消耗,特在111年逐步將RFID技術應用在水泥混凝土及瀝青混凝土送驗中。
將RFID標籤埋入試體中,不僅避免了過去舊式紙張因年久字跡模糊造成抄寫出錯。施作廠商、檢驗監造單位及公路局人員即可透過其RFID讀取唯一TID碼,精準追蹤識別其試體流向,系統化存取檔案,且免去需到廠監督取樣,加快了檢驗流程,也能更有效的監控試體品質。
![](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47ab4e_ccb2afdc1ec941acb8b426d5768f997f~mv2.png/v1/fill/w_980,h_551,al_c,q_90,usm_0.66_1.00_0.01,enc_auto/47ab4e_ccb2afdc1ec941acb8b426d5768f997f~mv2.png)
Comments